铁血戍边当尖兵
跃进冲锋,卧倒出枪,干净利落!开保险,拉枪机,定标尺,一气呵成!顷刻间,子弹夺膛而出,像长了眼一样飞向目标。笔者赶到边防连采访时,恰逢连队组织射击训练,宗东方娴熟的操枪动作和出色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眼前的宗东方,表情严肃,目光坚毅,一身发白的迷彩服仿佛诉说着军旅沧桑。很难相信,这个兵龄不足两年的90后战士,竟是连队的“神枪手”。在与官兵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并非天赋异禀的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第一次射击摸底,宗东方打了秃头。军人视荣誉为生命,他狠下决心,定要摘掉“落后”帽子。那段时间,他白天找班长“取经”,晚上研读射击教材,还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训练器材。得知据枪姿势对射击影响较大,他把弹壳立在枪口检验稳定性,一练就是半天,胳膊肘磨出了血,仍咬牙坚持。为提高心理素质,他尝试在剧烈运动后射击,在大风天、沙尘天、强光条件下练习,很快掌握了调整呼吸、自我修正等方法。
今年4月,连队组织步枪应用射击考核。那天,大风像刀子一样吹得人脸生疼,在外面站一会儿就感觉人快冻住,可宗东方仍打出了9发全中的成绩。曾多次参加比武的班长邓鹏说,应用射击难度较大,很多战士刚接触都不及格,这个兵不简单。
连队有一条铁规矩,不熟悉边防业务,上不了执勤岗位。刚到连队,宗东方急了,他定下目标,一定要尽快上哨位。每天,他盯着管段图反复研究,背记道路、地形情况、管控盲区等,不到一周就掌握了管段内的基本情况。一有时间,他总拿出《边境情况处置指南》,排兵布阵,研究战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和战友探讨。当年,宗东方第1个走上执勤岗位,让一起下连的战友羡慕不已。如今,他已掌握多种信息化执勤装备,对管段内情况一清二楚,成为名副其实的“边防通”。
扛红旗,争第一,敢打必胜是好兵。武装5公里越野曾一度困扰他,他不甘示弱,偷偷在脚上绑上沙袋,每次都多带4枚手榴弹,不到3个月跑进了及格线。通过400米障碍对人的体力消耗大,他每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逐个障碍物通过练技巧,终于在该课目崭露头角。入伍以来,宗东方有8个训练课目达到优秀,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
哨位即站位,执勤即战斗。这一点,宗东方体会得尤为深刻。一天晚上,他发现执勤点南侧有一束灯光向北移动,他当即报告哨长,申请带领战士小苏前去查看。深夜里,两人一起翻山越沟,尽管十分注意,还是不小心踩着跳鼠洞摔了跟头,落了个灰头土脸。最终,他们耗时3个多小时找到可疑灯光,确认了是驻地牧民在寻找羊群。宗东方告诉笔者:“当一名边防兵,眼睛里永远要装着敌情,倘若有一点松懈,就是对岗位的亵渎。”
据统计,不到两年,宗东方累计参加巡逻、潜伏等执勤任务500多个小时,行程近千公里,成功处置了10余起人员牲畜误入边境前沿事件,未发生任何差错。
笔者心生敬意,边防战士,每天在外风餐露宿,以一万的准备防止万一的发生,他们把青春和热血融进了绵延的边防线。
(冯兵 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