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有大爱

北疆有大爱

发布时间:2013-11-01 15:32:00 来源: 责任编辑:柴红
分享到:

———记“最美边防战士”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上等兵宗东方

  这是一次人性本能的平凡举动。一名战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所做的一件小事,在身边人面前都不值一提,竟会在中原大地和祖国北疆广为传颂。
  这是一次十分艰难的报恩之旅。28天来,一名不会上网的农民工学会了微博找人,一位母亲一有时间就带着5岁女儿,到沙河边焦急等待。
  这是一次自发组织的情感传递。好心路人主动把救人照片上传网络,热心记者数次尝试联通边关哨所,“第二个郭明义”、“见义勇为好青年”、“弘扬正能量的榜样”等网友评论让人又一次看到“好人就在身边”。
  宗东方,你怎让人如此牵挂!
  沙河滚滚,他纵身一跃显本色
  悠悠项城,英才辈出,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籍在此地。2013年9月15日,又一个英雄的故事在这里传颂。
  那天午后,位于项城城郊的沙河静谧安详。回家探亲的宗东方,正沿河边往城里走。
  突然,有人竭力呼喊:“救命啊,我的孩子掉水里了,快救救她。”宗东方循声跑去,湍急的河水中,一个女孩双手不停拍打,脑袋在水中忽上忽下。他来不及脱去衣物,迅速沿斜坡冲下河堤,快跑几步飞身跃入水中,加快速度向女孩游去。沙河河水浑浊,水深难测,里面有多处暗流,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尽管在电视里看到过许多救人牺牲的新闻,但他知道,此刻容不得多想。
  “他是谁,胆子太大了,这河里淹死过好多人啊。”岸上群众议论纷纷,更为青年捏了把汗。水性不熟的宗东方试图靠近女孩,但困难远超想象。河水冰冷,他的身子直哆嗦,动作施展不开。
  不好,女孩快卷入河心了,那里漩涡密集,危险更大!宗东方调整状态奋力冲刺,3米,2米,终于一把抓住女孩胳膊。岸上群众立即鼓起掌来,连声叫好,可马上又沉寂下来。原来,惊慌失措的女孩四处乱抓,本来体力不支的宗东方愈发行动困难,眼看就要和女孩沉入河中。“叔叔在,别怕,放松就好。”慌乱之中,他开始安抚女孩,终于控制住局面,抱着女孩游向岸边。
  糟了,宗东方突然感到右臂抽筋,使不上劲。在部队受过救援训练的他十分清楚,一定是没做热身、过度疲劳造成的。眼下,离岸边只有五六米,可他明显感到重心失控。再这样下去,非但救不了人,自己也只能送命。
  “坚持,再坚持!”宗东方拿出惊人毅力,紧紧咬住嘴唇,使出全身力气,握拳,松开,握拳,松开。如此反复几次,快要僵住的右臂开始好转。很快,他摆脱了困境,竭尽全力向岸边游去。
  成功了!不一会儿,宗东方的脚已能够到河底,露出约半个身子。他紧紧抱住女孩,尽管疲惫不堪,但仍小心翼翼朝岸边走去。上岸后,他把女孩交给情绪激动的妇女,等众人回过神来,他早已悄然离去。
 
千里谢恩,北疆英雄感动中原
  英雄,无论你在哪里,都要找到你。
  这些天,对于被救女孩的父母来说,特别难熬,他们迫切地想找到恩人。正在天津打工的父亲李健芳,放下手头工作匆匆赶回老家,他四处询问、散发传单、张贴广告,依然杳无音讯。得知微博找人很方便,从不上网的他立即请人教,很快发出寻找英雄的消息。一有时间,母亲肖纪征就把女儿带到沙河边,等待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
  这条消息牵动了网友的心。有人评价,这是第二个郭明义。有人说,雷锋啊,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也有人讲,现在见死不救的人太多了,好样的!更多的人除了表达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还安慰李健芳夫妇不要放弃,恩人终将出现。
  宗东方哪里知道,自己竟让人如此牵挂。在他看来,就是做了一件小事,他跟父母都没讲。回部队后,他对此事只字未提,全身心地投入执勤训练。
  其实,宗东方这样做不奇怪,父亲宗国学常教导他“好好做人,踏实做事。”他在家排行老末,可一放学就帮母亲做家务,小学时就会炒菜。他爱帮助人,扶老人过马路,帮同学打扫卫生,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名住校生很困难,他拿出为数不多的零花钱资助,还把早点让给了同学。
  人民崇拜英雄,社会呼唤英雄。那天,好心路人用手机拍摄了救人照片,还在微博上发布寻找。宗东方的同学王博看见后,主动留下联系方式。《郑州晚报》记者王战龙打听到了宗东方的电话,可哨所处在信号盲区,打了很多次却无法接通。几经周折,10月13日,王记者通过固定电话联系上他,所有人28天的等待有了答案。
  宗东方的事迹经报道后,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多家网站纷纷转载,点击率不断刷新。河南省军区派专人带记者到边防连采访,把英雄的视频带回给家乡人民。前不久,宗东方所在部队做出决定,开展向宗东方同志学习活动。
  10月18日,一向省吃俭用的李健芳狠心买了机票,从天津飞到内蒙古边防看望恩人。那天,边防连里格外温馨,李健芳紧紧握住宗东方的手不愿松开,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他还给连队送来“军民鱼水情,勇救落水童”的锦旗。面对沉甸甸的荣誉,宗东方有些脸红,他说,换做谁都会这样做。
  边关历练,非凡壮举源于平时
  钢铁的边关,英雄的兵。
  学生时代,宗东方和哥哥宗磊就想当兵。2007年,宗磊到郑州某部服役,入伍后多次立功受奖,去年还提干上了军校。这下,宗东方急了,高中一毕业,他马上报名参军,决心像哥哥一样当个好兵。
  宗东方来到了阿尔查干边防连,连队地处戈壁,干旱少雨,风沙肆虐。当地流传着一段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石头跑,大风房顶掀。”但是,艰苦的环境并没把他吓到,反而成为他成长的沃土。他以老边防为榜样,在本职岗位上学习钻研、刻苦训练,迅速成为连队的理论标兵、训练尖子、执勤能手。第一年,他被评为优秀士兵,今年又在民主测评中遥遥领先。
  最让战友们佩服的,是他不服输的性格。今年年初,连队组织卧姿装子弹训练,宗东方做动作总比别人慢。“平时慢一秒,战时必流血。”别人休息,他加班加点训练,胳膊肘磨出了血,仍咬紧牙关坚持。正是靠这股韧劲,他成了小有名气的“神枪手”,5公里越野也从不及格达到良好。
  宗东方把助人为乐当本份,是个热心人。新兵吴海龙汉字认不全,他主动和小吴结对子,没白天没黑夜地教他识字,如今,小吴写学习体会不再吃力。每到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他总去帮厨,炊事班长差点把他要过去。有点绘画特长的他,还主动为连队出黑板报,干起活来常到深夜。
  其实,像宗东方这样的,连队不止一人。文书兼军械员薛占勇当兵已16年,是连队最老的兵,他带过兵、种过菜、养过猪,当过电台台长,总爱把工作经验传给别人。指导员的家属王莹是某部营长,她一到连队就帮着做饭,还教会战士做甜品和点心,是连队的“第二指导员”。就连给连队送邮包的司机雷文元,10多年来义务为官兵代购物品,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互帮互助的好传统,在宗东方心中生了根、发了芽,成就了他危急时刻的瞬间爆发。
  夜幕降临,宗东方披好装具、挎上钢枪,像往常一样,为祖国站岗放哨。

(刘利国 冯兵)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