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夫妻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警察夫妻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发布时间:2015-02-15 16:12:10 来源: 责任编辑:杨乐
分享到:

 近日,来自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公安局东风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贺世成和妻子王喜梅当选“内蒙古最美警察家庭”。这对23年如一日奔波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的“警察夫妻档”,用自己的执着和无怨无悔的付出,展现了基层民警家庭的真情大爱,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褒奖。

 

携手相扶爱岗敬业
  在磴口县公安局东风派出所,人们经常能看到民警贺世成和他的妻子王喜梅的身影,他们互相搀扶着,骑车或缓步走在人行道上,有贺世成的地方必有王喜梅的陪伴。
  贺世成,东风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52岁的他,因常年患病,身材消瘦,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许多。王喜梅为了照顾丈夫,辞掉售货员的工作,当起了贺世成的编外“协管员”:接送贺世成上下班、陪他下管区入户调查……
  1989年,王喜梅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贺世成,经过1年时间的相处,二人喜结连理。笔者问及当时恋爱的情景,王喜梅笑着回忆道:“他脾气好,孝顺,觉得就是他了。”
  结婚后,王喜梅的父母就一直和他们生活,一个不足35平米的房子住着3代6口人,贺世成将房屋中间打了一堵墙,一半是岳父、岳母住,一半是他和王喜梅一家住,这一住就是26年。
  王喜梅的女儿今年25岁了,她说:“屋子小人多,两张双人床只能并在一起,我、弟弟和父母一直睡在这个“大床”上。前年姥姥、姥爷相继去世后,父亲将中间的隔墙打通,我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卧室”。
  王喜梅女儿口中的弟弟其实是贺世成的侄子,他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后来父亲又去世了,王喜梅就把他接到自己家抚养,靠贺世成一个人工资支撑的家生活更是拮据。2012年,侄子结婚,王喜梅拿出家里仅有的6000元,又借了4000元给侄子办了个婚礼。
  “我都当上奶奶了,侄媳妇去年生了个大胖小子,前几天我们一家子刚给过的周岁生日。”王喜梅还笑着拿出手机里小孩的照片给笔者看。王喜梅的笑容,让这一个小小的家里处处洋溢了亲情的温暖与幸福。
  带病工作妻子相伴
  1992年,贺世成由伤寒导致行走双腿疼痛,后来又患上了心脏病、高血压综合症,血压会突然飙升至200高压,人突然晕厥过去。有一次贺世成自己下管区时突然晕倒了,幸好被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
  贺世成是一名社区民警,他的工作就是下社区,走访群众。一方面不敢懈怠手头工作,一方面又担心身体状况。两难之间,王喜梅决定陪着丈夫上班。贺世成向所领导说明了情况并获得特批:可以把妻子带到所里一起上班。
  在派出所里,王喜梅不仅帮丈夫整理各类台账,有时还客串调解员,调解社区纠纷,所里民警开玩笑称贺世成又多了个编外“协管员”。“嫂子真的挺辛苦的,但她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从来没说过苦,所里的人都非常敬佩她!”东风派出所指导员刘剑评价道。
  一天,王喜梅满身是泥的来到了单位,所里的人问她怎么了,她说没事,就是雨天路滑,摔了一跤,还好没摔坏老贺。一辆自行车,前面带着孩子后面载着丈夫,送孩子上学、陪丈夫上班、下社区。遇上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骑着自行车本身很吃力,摔倒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2014年,自行车终于换成了电动车。
  23年“陪”出编外“协管员”
  王喜梅这一陪就是23年,也“陪”出一套自己的社区走访经验。每次和丈夫下社区,王喜梅都准备了一个日记本,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联心日记》,她随身携带,寸步不离,她在日记中帮丈夫记载群众的点滴要求。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甚至路灯不亮等一些小事,她都一一记在本上。
  “走访要渗透到每个领域,对调查摸底是一个铺垫,入户细致到每个人,这样才能迅速熟悉辖区居民状况”王喜梅这样嘱咐过她的徒弟何秀峰。
  何秀峰能够成为社区民警的行家里手,多亏了王喜梅这位“编外”师傅。王喜梅陪着何秀峰一起去下了2年的管区,实地教她怎么登记造册、怎么进行回访等业务。已经不在派出所工作的何秀峰到现在还叫王喜梅师傅。“我师傅的“管片儿”能力非常厉害!”何秀峰说得相当自豪。
  王喜梅和丈夫贺世成在与刑释解教人员的交往中,还总结了“三步工作法”。第一步对他们关心、体贴,加强感情沟通和交流,使他们感受到人格受到了尊重,让他们知道社会对他们表示认同和接受。第二步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因人而异,使他们知法、守法,矫正不良行为。第三步帮他们办实事,解决生计问题。
  辖区有一名叫史四毛的刑释人员,解教后一直没有工作,家里又穷困。贺世成夫妇每次下管区都会专门去史四毛家坐会儿,了解情况。王喜梅像姐姐一样关心他的生活起居,和丈夫一起想尽办法给他谋出路。“刚出来的时候,没人看的起我,是贺哥和嫂子给了我人格的尊严、生活的希望”,现在做着小生意的史四毛感激地说。
  直到现在,贺世成和王喜梅夫妻每周进社区时间保证在30小时以上,无论是邻里纠纷、救助群众,不管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周恩立赵书平赵志璞李海涛)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