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企业量身定做 “ 法治工具书 ”
法治全媒体(记者 王祯 通讯员 梁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正在开展的“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从企业募集资金、合法生产经营、订立履行合同、企业运营管理、劳动用工、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营商建议,并将相关典型案例予以汇编,形成《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企业法治营商提示手册》。
手册以营商建议和典型案例为支撑进行规则提示,从七个方面整合了48个法律风险提示,提出了110条营商建议,编印了15个相关案例,以充分发挥优质司法裁判的示范作用。
01、着眼防范企业募集资金风险
对企业在资金融通、商业往来中可能出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商业贿赂等问题进行梳理,以可能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进一步督促企业规范资金募集手段,合法诚信经营。
02、着眼防范企业运营、经营风险
对企业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法经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合同诈骗、侵犯商业秘密、金融“飞单”等问题进行总结,提示相关市场主体加强风险防范、依法合规经营。
03、着眼防范企业用工及内部治理风险
从安全生产、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报酬的支付、人员裁减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用工和内部治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提示,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用工、优化管理。
04、着眼防范订立和履行合同风险
从合同形式和内容、公章的管理和使用、定金罚则的适用等多个方面,对企业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常见的法律风险进行梳理,为企业依法签订、履行合同提供法律指引。
05、着眼防范常态化疫情防控可能带来的风险
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企业可能面临的合同履行不能、人员裁减、劳动合同解除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营商建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包头市法院将以 “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久久为功,笃行不怠,不断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促进包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