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张敬艳:以“心”执法 用“情”接访
对“说情”的人铁面无私,对反映问题的上访群众用心关怀,这便是现任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兼牡丹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敬艳最佳的写照。
“作为一名检察官,只有做到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为民执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张敬艳这样描述一名合格检察官的职责,并这样工作着。深受当地群众信任和赞誉的他,也不出意外地于2015年2月获得了全国首届“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荣誉称号。
“敬畏法律,公正执法”
1985年,高中毕业的张敬艳进入山东菏泽牡丹区检察院工作,先后从事过反贪、公诉、反渎等工作。也许他当时都没想到,多年后,他能够担任该院的检察长。
从一名普通的检察干警一步步走向基层检察长的领导岗位,张敬艳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从事检察工作30年来,他54次立功受奖,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被高检院表彰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对法律抱着敬畏之心,执法追求公平正义的最高目标。”牡丹公安分局局长贾祥轩说。与张敬艳认识将近30年的他,道出了对老朋友最深的印象。
这同时也是熟悉张敬艳的人对他最多的评价。不冤枉好人,不放纵犯罪,张敬艳认为这是办案公正的底线。从事检察工作以来,他一直把维护法律的公正看得高于一切,对于官员,他同样毫不手软。他先后直接或领导办理了14500多起案件,其中包括1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件件秉持公平公正。
作为一位检察长,不免遇到找他办事的“说情人”,然而,张敬艳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张敬艳始终做到,请吃不去、送礼不要,这背后所彰显的就是他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原则面前不让步,法律红线不逾越,这是张敬艳的突出特点,有时遇到说情人,他甚至会含泪给予解释,让说情人心服口服。”菏泽市人大代表、牡丹区人大代表马建敏说。
“做上访群众工作,首先要相信他们有理”
如果说在执法中的张敬艳是铁面无私的,但对待上访群众,他却表现出另一面。
有一次,一个找张敬艳反映问题的农民突然深夜给他发来短信:“张检,我的案子处理不好,我不想活了。”看到短信后,张敬艳急忙赶往那位农民所在地点,疏导开解他,直到他答应不再有轻生的念头才离开,那时已是凌晨四点多。
张敬艳认为,“群众接受得了,才能解决问题,要用真心换真心,真情换真情,和群众平起平坐,才能处理好矛盾。”
在牡丹区检察院控申科副科长高建业看来,上访者给张敬艳深夜打电话并不奇怪。“他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来访人,还告诉他们,有问题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
然而,事实上,涉检信访的案件很少,但牡丹区检察院的“接访”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孩子上不了学、房产证办不下来、养老保险……”高建业细细介绍着接访原因。“这些本不该是检察院管的事,张检都在管。”高建业笑着说。
而张敬艳认为,这些事都要管。“老百姓遇到了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才会来上访。”张敬艳说,每当看到有人冒着严寒酷暑上访,他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他认为,只有首先相信群众是有理的,“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来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化解群众心中的积怨。”
正是张敬艳的这种理念,“有理推定”接访理念在牡丹区检察院运行着。“无论是不是检察院管辖范围内的案件,我们都百分百接待。”高建业告诉记者。
“每当看到群众对他们反映案件处理结果的满意,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这比我们拿奖牌都让人欣慰。”张敬艳说。
“创新不是作秀,而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张敬艳是牡丹区的代表,也是工作狂的代表。”马建敏说,20多年来,他与张敬艳经常有联系,遇到一个案件,张敬艳会连续一周不回家,经常熬夜办案。
这种敬业的精神,认识张敬艳的人都深有体会。“大部分时间在单位”、“加班”、“没有节假日”……张敬艳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工作,即使身为检察长,他也仍然坚持在办案第一线。
在张敬艳看来,办案是他的老本行,不能丢。
用心创新工作也是张敬艳工作的一大特点,他还提出了“天天谋创新、月月有创新、年年出精品”的工作理念。目前,在牡丹区检察院推行的《案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告知制度》就是他的工作创新。
这项告知制度要求,办案人员受理案件后,除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事项外,将诉讼进程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办案人员的联系电话、廉洁承诺等内容,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家属及被害人。
“创新不是作秀,只有真正解决工作中问题的创新才是创新。”张敬艳认为,《案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告知制度》,拉近了检察院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对检察院办案人员依法监督,促进、约束干警公正廉洁执法。
《案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告知制度》仅仅是张敬艳的一项创新工作方法。这些年来,他还带领牡丹区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农民工检察维权服务中心”、“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家属及被告害人救助中心”建设。此外,他还创立了“公诉三书”、“侦防一体化”等诸多叫得响的工作机制。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检察工作的新需要,才能让检察工作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张敬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