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一房一扇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松山区:“一房一扇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5:50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来到咱们综治中心,老百姓到这能解决的事情,在这就给你解决了。解决不了的事情,工作人员也给你解释清楚。”来到穆家营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办事群众张志民充满感情的说。一句质朴的话道出了穆家营子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松山区穆家营子镇党委政府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基层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探索推进“一中心引领、两举措联动、三聚焦融合”工作模式,着力为基层治理聚力蓄势赋能。

“一中心”引领,夯实基层治理“主阵地”

突出综治中心实体化,聚焦“一站式”化解职能定位,倾力打造“多功能一体”的综治枢纽平台。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建平台。穆家营子镇党委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科学设立群众接待大厅、听证调解综合室等功能室。自主研发矛盾纠纷事项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和转办督办分析研判系统,着力打造数智融合的基层治理“新高地”。2024年以来,中心接待群众2172人次,受理事项办结率96.7%。二是坚持融通共建强队伍。政法委员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入驻综治中心,实行信访、政法等力量常驻,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力量随驻模式,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协调建立“律师+调解员+原法院行政庭庭长”专业调解队伍,组建15支信访代办队伍,推动基层治理力量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三是坚持务实管用优机制。镇级建立主要领导抓重点难点、政法委员抓统筹调度、包村领导抓排查稳定、行业领导抓调查化解的工作机制;制定事项办理、矛盾纠纷回访等8项制度,以制度机制确保工作衔接有序、运转高效。

“两举措”联动,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突出综治中心实战化,聚合资源、握指成拳,实现“一站式”化解最大效能。一是打好排查化解“主动拳”。综合运用“镇村自排+来信来访+上级转办+12345派单”相结合的方式,汇集问题线索,建立三级风险管理清单,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政法委员针对社会稳定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等开展会商研判,研究化解措施,推动综治中心成为汇集社情民意的“参谋部”、化解矛盾风险的“指挥部”。2024年以来,排查代办化解矛盾纠纷657件,化解率98%。二是打好攻坚克难“精准拳”。一方面,以信访联席会议为抓手,凝聚区级职能部门、法律专业人士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疑难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切实形成“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社会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另一方面,统筹政法部门力量,以“府院联动”为支点,撬动行政机关组织优势和政法机关专业优势“融合阀”,针对疑难复杂问题共同开展调解,调解未果及时导入司法诉讼程序,推动矛盾纠纷依法依规解决。

“三聚焦”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突出综治中心实效化,持续提升服务管理能力水平,努力实现“综”合联动,“治”在一线。一是聚焦夯实治理基础求实效。着力构建基层微治理体系,推动辖区划分网格125个、建立网格党小组48个、配备网格员347名、推选楼栋(单元、联户)长856名,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推动工作人员有效发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和网格区域“活地图”作用。2024年以来,网格员累计上报问题线索338条,化解矛盾纠纷231起。二是聚焦管理特殊群体下实功。政法委员协调、推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强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建立全量数据库,精准落实管理帮扶。三是聚焦提升法律服务办实事。创新改进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矛盾调处、信访事项化解有机结合模式,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和便民服务,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2024年以来,累计为困难群众无偿代理诉讼18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余件。(通讯员:邵志伟)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