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枫桥式”自治区模范司法所为契机,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前沿阵地

以创建“枫桥式”自治区模范司法所为契机,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前沿阵地

发布时间:2025-04-10 10:25:35 来源:赤峰政法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政府以十家司法所申报自治区模范司法所为契机,优化资源,融合联动,对十家满族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提档升级,按照“运转规范、衔接有序、联动顺畅”的总体要求,围绕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矛盾调处、信诉接办、风险防控、公共法律服务等治理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社会治理最强阵地。

一、以点及面,建设文明规范综治中心。现建设完成的的社会治理(综治)中心位于十家满族乡政府对面,系原十家派出所办公用房,1994年建设,二层,占地面积498.2平方米,办公楼面积200平米,设有综治大厅、群众接待室、一站式矛盾调处室、监控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社区矫正宣告室、视频会议室、网格化管理室、公共法律服务站等各功能室。综治中心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司法行政2人,综治专职工作人员1人,专职信访工作人员1人,专职调解员2人,社区矫正志愿者1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证2人,法律资格证1人,现综治中心做到人员入驻到位,职责明确,标识清楚,制度上墙。

二、一点开花,建设多元调解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资源,吸收网格员、调解员、治保员、法律明白人、法律志愿者等社会力量 在综治中心成立“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中心,在十家派出所建设完成“两所三融”调解室,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单线作战向多线联合的转变。2024年度,全乡15个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矛盾纠纷1011件,成功调解1006件,形成书面调解案卷404卷,其中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切实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亮点纷呈,建设普法型综治中心。建强建优普法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丰富普法形式,拓展普法载体。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组织普法志愿者,定期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全年共进社区、进集市等普法宣传24次,发放法律明白宣传资料50000余份,法治宣传袋及法治宣传品50000余份。在重点法治节点,组织开展《反家庭暴力法》、《宪法》、《民法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法治专题讲座4场次。推进法治宣传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全年进校园法治讲座2次,进企业2次,楼子店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头道营子村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多点突破,建设便民惠民综治中心。聚焦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开展信访代办“五个一”模式,搭建便民惠民连心桥。一是在乡综治中心建立信访代办服务窗口,开展“一站式”信访代办服务,将信访接待、问题受理、协调办理、结果反馈等功能集于一体,群众只需来到服务窗品,就有专业的信访代办员为其提供全程服务;二是利用一个平台,开展“互联网”加信访代办模式,群众可通过手机登录信息平台,随时随地的提交信访事项,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在全乡各村组建一支信访代办员队伍,对本村群众的诉求及时受理反馈,现全乡共有村级信访代办员14名;四是延伸最后一公里,定期开展信访代办进基层,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信访代办工作,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五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各部门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群众诉求妥善处理,解决群众多头跑、重复跑问题,切实做到便民惠民,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