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检察丹心向党 团结共绘山丹花开

北疆检察丹心向党 团结共绘山丹花开

——赤峰市林西县检察院“北疆蒙芽·丹丹工作室”品牌综述

发布时间:2025-04-10 10:26:07 来源:赤峰政法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每到盛夏,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山丹花漫山遍野竞相开放,犹如儿童稚嫩的笑脸。山丹花蒙语译为萨日朗,是团结、向上、获得新生的象征。

向阳花木易为春

每一朵山丹花都有六片花瓣,向上翻卷簇拥,向阳而开,恰如“六大保护”守护孩子们如山丹般明媚、灿烂…2019年以来,林西县检察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象征民族团结、生生不息的山丹花为精神标识,成立了未成年人检察“丹丹工作室”,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圆心,以“四大检察”司法保护为半径,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网络保护融合发力,画出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大“同心圆”,只为最美的山丹花开。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2021年7月,林西县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李某、郭某等8人组成的‘碰瓷’犯罪集团依法提起公诉,而最初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只有5人,对其中4人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经审查,林西县检察院起诉的是8人,其中,7人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这些数据的变化,到底有什么故事?”最高检对该院依法追诉漏犯3人、追加认定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3人的监督履职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随着此案获评“赤峰市十大法律监督案件”,打击黑恶犯罪“稳”、“准”、“狠”是人们对“丹丹工作室”查办案件的初印象。

立足当好“全科医生”,以“小切口”融入“大治理”是“丹丹工作室”的又一鲜明特点。近年来,守护丹丹的检察监督行动遍布校园及周边、辅导机构、娱乐场所,旅店宾馆,渗透到未成年人文身治理、雇佣童工、控辍保学、校园“表白墙”等各方面,秉持“监督就是办案,办案就是监督”的理念,“丹丹”团队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我管”促“都管”助推行业系统整治,实现社会治理成效最大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通过办理一个案件,发现一处漏洞,完善一项机制,能够预防更多的孩子免遭侵害,是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应有之意。

在办理一起出租车司机猥亵儿童案中,办案人发现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动态资质审查,使得出租车从业资质的审查、撤销条款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并未被激活,致使部分已不具备安全运营资质的人员仍在从业,出租车巡游领域的监管真空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治理和社会治安增添了不稳定因素。“丹丹工作室”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构建了出租车从业资格与动态监管大数据监督模型在全区模型平台推广,以精准检察监督推动唤醒从业禁止“沉睡”条款。该案件的办理也成为检察机关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丹丹”实践。

“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县检察院在办卡、住宿、出行安全等等方面构建和应用了很多数字模型,都很实用,监督 效果也很好!”。赤峰市人大代表王志民这样说。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近年来,“丹丹工作室”办理的支持被害未成年人索要精神损害赔偿、监督旅店宾馆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等多个精品案件被最高检公众号、《检察日报》、《法治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刊登,多份检察建议参与治理成效显著,获评年度优秀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年度优秀法律文书。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对于游走于法律边缘的问题少年既不能“一放了之”,也不能“一罚了之”,“丹丹工作室”抓住最佳教育矫治时机,将他们在跌落谷底之前拉回上岸。通过异地监督考察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罪错未成年人家长课堂,“一对一”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跟踪疗效,所有经帮教考察的未成年人均未再实施犯罪,20名涉罪未成年人重返校园,13名顺利迈入大学校门。此外,努力找寻暖阳未曾关照的地方,牵头县民政、妇联女童保护志愿团队启动“情暖童心 守护山丹”主题系列活动,未检人化身“爱心阿姨”与困境儿童结对。在办理案件的同时,帮助被遗弃的婴儿异地办理入户,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请福利补贴,给服刑人员子女送去特别的关怀,救助困境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在“家门口就业”…努力让每一个藏在案件背后的孩子都被看见,被关注,被呵护,案子才算真的办结,这是每一个“丹丹”未检人的结案标准。

播法治的种子,开最美的花。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广大未成年学生积极投身基层法治实践,“丹丹工作室”与团县委共同发起了“寻找最美丹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发掘、宣传报道未成年人参与法治实践的典型事迹,展示广大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貌,让守护山丹花开的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动发芽,培固丹心向党的民族团结之根。

爱与被爱,双向奔赴。2024年5月20日,在充满爱意日子里,首位获评“最美丹丹”称号的李悦嘉同学送来了一面写有“真心本来赤,正色自然朱”的锦旗,与“丹丹工作室”一同分享“让人民群众能感受、可感受、感受到”的温馨时刻。李悦嘉说:“我很愿意和检察官姐姐们一起,给大家讲更多更好的检察故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种子发芽,绿草开花。“丹丹工作室”坚守法治教育前沿阵地,通过开展普法运动会、模拟法庭、“丹丹访谈”、“丹丹小广播”等多种形式实现不同阶段法治教育全覆盖,让每一堂法治课都成为一束光,照亮孩子们的法治启蒙道路。

集结优势“大兵团”作战。集全社会之力托举一个孩子,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鲜明特征。2023年以来,“丹丹工作室”以该县创建国家级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为契机,先后入驻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通了“丹丹热线”,在县医院建立了守护丹丹“一站式”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强化共治共建,打通未成年保护“最后一公里”,在兴安社区设立驻社区服务站,在11个乡镇未保站设立“丹丹工作站”,儿童主任担任联络员,将县、社区儿童之家、乡镇未保站纳入“守护丹丹”行动主体,构建了与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大未检”格局,有效破解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隐蔽性强、发现难的问题。

此外,积极发挥主办检察官兼职县妇联副主席的优势,通过源头参与、协调推动,当好党委、政府联系未成年的“好帮手”。目前,50余位代表委员、社区网格员、巾帼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作为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员、家庭教育联络员、检察官助理参与到了检察办案中。7名检察人员加入了“巾帼宣讲团”、“女童保护讲师团”,“检察蓝”与“巾帼红”合体,“法治刚”与“绕指柔”并济,最大限度凝聚了“守护丹丹”的共识和力量。

“过一年开一朵花”。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有一句妙语:“山丹丹过一年开一朵花。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山丹花,每年新生的鳞茎都会长出新的芽点,因此,每长一年,就会多开一朵花。岁末年终,走访人大代表报告“丹丹工作室”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已经成为林西县检察院院党组例行的重点工作之一。一年一度《诗意未检 岁岁相期》的“丹丹印记”成为林西未检人独特的告白方式,而“最美丹丹”也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最美好的样子。

山青花欲燃。近年来,“丹丹工作室”工作人员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中均被选树为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在党员干部中宣传学习。主办检察官先后获得“全市十佳干警”、“全市三八红旗手”、市级三等功、全市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与时俱进更护花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到哪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也将跟进到哪里。

如今,以“北疆检察丹心向党 团结共绘山丹花开”的全县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以检察司法保护为引领的集约式中心场所即将落成。全县综合司法保护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女童保护中心也将入驻林西县检察院。丹心·引航、丹心·共育、丹心·筑梦、丹心·护花的检察集结号角正在吹响,共同奏唱守护山丹花开的最强音。

诗云: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2025年伊始,全区未检品牌“北疆蒙芽”扬帆起航,引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启新的篇章。芽茁生长,希望滋润,开在祖国北疆广袤草原上的山丹花也将破土、萌发、初绽,奔赴一个又一个花期,结出新的硕果。(魏巍  赵爽)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