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军人专属“红色名片” 破解优待证申领难题
“目前我们已经发放3617张优待证了,临近春节还有6个老兵申请,我们加紧办理争取节前让他们拿到证,切实维护好军人的合法权益”。近日,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向前来回访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
优待证是退伍军人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其他优抚对象在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等区域内,享受优先或优惠待遇的凭证,是持证人彰显荣誉的载体、享受优待的凭证。2023年5月,该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未及时为5名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主要由于退役军人身份证姓名与退役证姓名因音同字不同导致二者不一致,服务站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认定,退役军人优待证长期申领不到。对此,检察官第一时间进行调查,与某退役军人事务局、某街道办事处沟通,了解到街道在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后,主动走访辖区其他街道办事处,调查相关问题,寻求妥善有效解决该难题的方法。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调查,检察官带着最优解及时与某街道办事处、某退役军人事务局于7月10日召开磋商座谈会,会诊问题,明晰各自职责,凝聚多方共识,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之后,于7月17日向某街道办事处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履职。收到检察建议后,某街道办事处加强与某退役军人事务局沟通,8月2日召开专题会议,与本人当面核实信息、补充其战友证明材料等方式进行了整改,5名退役军人拿到了“红色名片”。
据了解,为了深化军地协作助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项目,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新城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全力织密军地协作正向联系,检察长送法进军营,“量体裁衣”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对露营地热气球、滑翔伞飞行隐患提起公益诉讼,军检携手合力破解“净空”难题。发挥融合履职优势,支持4名受教师虐待“军娃”提起民事诉讼,督促涉案学校履行全部损害赔偿。针对退役军人刘某某司法救助案线索快速排查核实,协调退役军人事务局帮助当事人同步申领国家司法救助金和困难帮扶援助金。(连春霞,杨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