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坚守初心的法官典范
编者按
为生动展现我区先进工作者扎根北疆、践行使命的时代风采,大力弘扬实干担当、忠诚奉献精神,“内蒙古政法”对我区获评“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的26名政法干警进行集中宣传,激发全区干警对标先进、践行初心、勇毅前行的强大动能,凝聚起建设现代内蒙古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壮美篇章。
王晶:坚守初心的法官典范
25年前,王晶走进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门,他先后在刑事审判庭、研究室、审判管理办公室、民事审判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司法统计员、审判员、副主任、庭长等职务,但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不忘初心,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精进,积极创新。法院工作25年来,获得了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优秀法官”“优秀司法统计员”、呼和浩特市“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等荣誉,并数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单位里,王晶每天忙碌的像个陀螺,经常加班加点钻研业务,也非常热情地尽己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就像一颗小太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近五年,王晶共审理案件2300余件,其中作为主审的案件有811件,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中,创新建立“两级联动”指导机制,通过集中培训、随机抽检、问题剖析等方式,完成执行案卷规范化整理,推动两级法院执行案卷质量全面提升。扫黑除恶线索核查期间,创新联动工作方法,带领团队完成线索清零任务。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构建“智能排查+制度防控”长效机制,带领团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在同事们眼中,王晶不单单为人热忱,业务能力出色,还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在刑事审判庭任内勤期间,他发现减刑案件审理报告和裁定书拟稿有很多重复内容,便在法官的指导下制作出填充式减刑裁定书、假释裁定书、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报告等,为大家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减少了很多冗繁重复的工作。
在司法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方面,他还充分运用专业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耗时一个多月分析报表和台账以及院长工作报告常用数据,制作了一套可以链接数据、可以自动计算的台账,大大提高了司法统计的工作效率。“实践证明,‘懒’是创新的动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只要发现可以用各种设备‘偷懒’,就会想尽办法去创新。从司法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到裁判文书说理部分的复制粘贴,为帮助辛苦的同事们‘偷懒’,我会一直在路上。”王晶坦言,并且知行合一地推动建成了北疆首个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体系,使得上诉案件流转周期大幅压缩。也因此,推进呼和浩特市两级法院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的改革任务自然落在了王晶的肩上。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创造性地规范和统一了两级法院扫描技术规范、两级法院常用卷宗目录、两级法院对于卷宗内容的命名,通过系统配套文书模板生成、OCR复制粘贴、法律法规查询、同案由案件查询等功能,最大程度让使用者感受到方便快捷。
呼和浩特市法院的电子卷宗随案扫描及深度应用也得到自治区高院的肯定,并在全区法院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王晶还率先提出了移动办案平台建设思路并指导相应公司完成开发部署,同时指导研发了案件智慧评查和发改案件监管系统,提升了法院的审判案件的智慧管理水平,呼和浩特市法院以其技术创新辅助实现了工作“五同步”(同步生成、同步应用、同步质检、同步归档、同步公开),获得了自治区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同。
王晶业务能力出色并非一蹴而就,他扎实勤奋,擅长研究和学习。为了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从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的他从零开始,沉下心来主动“啃”书本,从管辖、诉讼法、案由等开始学习,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通过了司法考试,从一个法律“小白”成长为业界的“大咖”。
在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期间,他主编了《知识产权犯罪审判实务参考》《著作去纠纷审判实务参考》《商标权纠纷审判实务参考》系列丛书,为指导基层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保障;在民事审判庭工作期间,由于所在庭室负责审理的案件中,劳动争议案件较多、发改率也较高,他又比较研究此类案件各地裁判理念,组织编撰了《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要旨参考(一)》,曾带领团队共同分析了近万份类案文书,梳理撰写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裁判规则》《不当得利纠纷案件裁判规则》《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等审判指引,统一了呼和浩特市法院类案审理标准与思路,提高了案件的办理质效,也让案件的审理周期大大缩短;在审判管理部门工作期间,王晶也结合上级要求,大胆创新制定《关于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规定》《保全案件管理规定》《互联网审理、执行规范》《重大敏感案件报告制度》《审判权行使与责任认定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夯实了呼和浩特两级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基础。
法院工作25年来,虽然各项荣誉加身,王晶却始终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准则,自警、自省、自律。在王晶看来,先进工作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时代法官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他要继续坚守“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人生格言,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书写无愧于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