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域联动治理新格局 书写北疆基层善治新篇章

构建全域联动治理新格局 书写北疆基层善治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17 15:33:24 来源:奔腾吧巴拉嘎尔高勒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立足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探索构建了组织贯通、力量下沉、多元协同、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体系,有效破解治理资源分散、服务触角不深、响应效能不足等难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社会治理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强基固本

构建全域贯通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

织密建强“五级联动”主轴。系统构建“镇党委——社区党总支——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五级组织链条。推动党组织向网格、小区深度延伸,设立14个社区党支部、92个网格党小组,并在条件成熟的物业企业建立党支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确保“神经末梢”激活有力,选派18名党建指导员深入社区和物业公司指导党建业务,形成层级清晰、责任明确、一贯到底的“红色主轴”。

深化“双进双服务”聚力机制。积极实施“双进双服务”工作,全镇116个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13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深度融入网格治理单元。通过“包楼联户”“敲门行动”,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组织资源、服务力量直达小区、楼栋乃至居民家中,形成“组织体系扎根网格、党员力量融入小组、优势资源落入小区、干部服务直通群众”的生动局面。仅2024年至今,就联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200余次,解决实际难题207件,将党的温暖精准送达“家门口”。

机制创新

打造高效响应、多元协同的治理范式

推行“三不出”工作法,实现矛盾诉求就地化解

在全镇所辖6个社区推行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的“135”工作节奏。发挥网格员优势,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面对面倾听诉求、现场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琐事、设施损坏等问题,年均入户服务超1万余户次,解决管道堵塞、房屋漏水等急事难事上百余件。强化网格党支部核心作用,整合网格内党员、志愿者、“能工巧匠”、共建单位、民营企业等力量,组建“红色+蓝色”志愿服务队,系统开展政策咨询、帮扶救助、环境整治等精细化服务,确保网格内能够解决的日常问题高效处置。依托社区“联合党委”机制,通过“四方共议”、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对需要多方协调的复杂问题进行共商共议、联动解决。累计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00余件,资源整合、协同作战效能凸显。

践行“三治融合”

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

织密“排查网”。建立“网格+矛调”模式,依托92个网格,组织595名楼栋长和百余名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志愿者等力量,紧盯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动态台账,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织密“调解网”。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两所一中心”)力量,以“红色议事厅”“四方共议”为载体,融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功能,打破条块分割,打好“调解+普法+帮扶”组合拳。根据矛盾性质、难易程度,灵活运用“现场调解”“组织调解”“多元调解”方式,做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并建立回访机制确保实效。

织密“服务网”。坚持“矛盾化解显担当,民生服务暖人心”,在成功化解矛盾后,接力开展个性化帮扶,如就业援助、困难救助和“微心愿”认领等暖心服务,将矛盾化解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党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巩固和谐根基。

资源融通

搭建共建共享、贴近民生的服务平台

盘活阵地资源,延伸“家门口”服务

坚持“支部建在网格、驿站建进小区”,盘活闲置资源,高标准打造集“党群活动、学习咨询、红色议事、便民餐厅、红色影院、棋牌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支部驿站”。更有“便民餐厅”、24小时无人售货超市、AI自习室、青年公寓等特色功能区域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目前已建成支部驿站4个,成为服务居民、凝聚人心的前沿阵地和温暖港湾。

撬动社会资源,激发多元主体活力

赋能新就业群体。精准摸排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信息,建立台账。依托驿站提供暖“新”礼包、防寒装备、专属优惠等定制服务,提升其归属感。创新实施“积分制”,鼓励他们发挥“移动探头”优势,担任社情民意“信息员”、文明“劝导员”、问题“反馈员”,参与隐患上报、环境监督等治理工作,成功将其由“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

深化“契约化”共建。通过“递聘书、交担子”等形式,与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区合伙人”建立“社企联盟”,深入开展“助企行动”,推动资源共享、双向服务。成立业余乌兰牧骑,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党的声音。

畅通民意吸纳渠道。构建“线上+线下”民意收集网络(88个居民微信群、“小板凳课堂”、议事厅等),广泛吸纳居民关于充电桩优化、文明养犬等“金点子”。建立“建议落实双反馈”机制和积分奖励制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变“旁观者”为“参与者”。

聚焦“急难愁盼”。推动服务精准滴灌,统筹共建单位资源,建立“民生微实事”台账,构建“居民点单-网格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对高频问题快速响应,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2—3天;对复杂事项,启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合力攻坚。年初以来高效解决各类民生微实事197件。

下一步,巴拉嘎尔高勒镇将以“全域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持续深耕组织体系与治理机制创新,以“党建红”引领“治理优”,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通过不断夯实五级组织体系、深化“三不出”“135”等工作法实效、拓宽多元主体参与路径,让治理的“根系”在网格深处扎得更牢,让服务的“枝叶”在居民身边伸展更密,全力打造新时代北疆基层善治的标杆样板,让“枫桥经验”在草原城镇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书写更多生动注脚、贡献更多实践智慧。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