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教师与法结下的不解之缘
记者●郭蓉
“我感到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作为党培养几十年的老党员、老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用革命的传统教育下一代……”72岁的栗仙娥是包头市一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虽然离开工作岗位很多年,但是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让她对孩子们充满了爱。退休后,栗老师在社区里发挥余热重新“上岗”。她全身心投入到街道关工委工作中,边学习边演讲,为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
退休后爱上普法
1998年,退休后的栗仙娥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之余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宪法》等相关法律积累的知识,开始了义务普法宣传之路。
“退休对我来说,是生活的新起点。我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掌握最新的信息。还订阅了许多杂志报纸,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做好学习笔记,不断从各种刊物中吸收营养,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优势,承担起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责任,并且用自己掌握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
几年下来,栗老师写了厚厚的好几本学习笔记。记者在其中一本笔记本上看到,栗老师工整地摘抄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名言警句。
平日里,栗老师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给社区居民宣讲政策条文和法律知识。针对妇女、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法律宣传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法制讲座内容。由于宣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授课方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法制讲座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每到学生放假的时候,栗仙娥就会携手区普法办为孩子们上法制安全教育课,就假期的出行安全、春节期间的鞭炮燃放方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常识进行讲解。
为了搞好宣传,每次讲课之前,栗老师都会认真备课,为避免内容空洞无味,她会搜集大量的具体事例。授课后,也会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找一些同学座谈,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十多年来,她几乎走遍了辖区内所有的社区和学校,累计讲授法制课2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7000余人次。她将晚年余晖全部洒向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辖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五老”之一。
长期活跃在学校和社区
在普法宣传过程中,栗老师还将热爱教育、喜欢法律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定期带领大家参与学习培训法律知识,活跃在辖区内的学校和社区。
栗老师说:“我现在退休了,按理说应该享受休闲安逸的生活,但是我更愿意帮助社区为居民做一些范围以内的事儿,这让我活得更加充实了。我也特别希望社区像我一样退休了的老同志都能走出家门,主动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精彩。”
说做就做,栗仙娥找到社区退休老同志组成老年检查团,定期到社区周边各个网吧检查有没有未成年人上网,防止学生沉溺网吧,荒废学业。
“尤其是在假期的时候,好多孩子偷偷溜到网吧,整天在网吧上网玩游戏,这非常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几个老同志就挨个检查网吧。有时候检查到有学生上网,就给这些学生讲道理,劝说孩子们回家,这时就觉得自己做了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感到很开心。”
在社区里,她不仅关心孩子,同时还关心着社区建设。知道社区正在招聘楼道长,她主动请缨,承担起汇翠花园的楼道长一职。为了细致掌握楼栋里每个家庭成员的情况,她还专门制作了一个通讯录,详细记载了邻居们的年龄、就职单位、家庭生活状况等信息,并随时和邻居们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更好地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
2009年,栗老师所在辖区范围内的一名学生冯淑娟考上大学,但因其家庭困难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她听说此事后,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关工委的同志为冯淑娟捐款,并带头捐助200元。她说:“我有退休工资,钱够花了,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吧。
多年来,栗老师认真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扩大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的覆盖面。她以不厌其烦、主动耐心的钉子精神和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争取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辖区中小学的支持与配合,适时开展了对辖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争做合格小公民”、“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雷锋精神”,“当好革命接班人”、“心系奥运健康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多次举办了各种学习参观活动和知识竞赛、演讲赛、才艺表演等主题形式的寓教于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栗老师笑呵呵地说:“我感觉付出是一种享受,忙碌是一种快乐。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不能虚度光阴,要让自己在忙碌中找到生活的乐趣。”